《证券分析》读后感(二) 第一部分:调查及方法之第一章 对《证券分析》有个很高的赞誉——投资者的路线图。而我感觉第一部分最像路线图。第一部分是本书的纲领所在。 1、分析定义.分析是指:认真研究现有事实,并在已确立的原则和合理的逻辑基础上试图得出结论。结合导言,我们可以发现,在平时进行分析时,分析者所依据的原则很重要。原则的合理可靠与否,直接决定了分析结论是否正确,在多大范围内正确。对不同的分析结论进行比对时,只有秉持同一原则的比对才有意义。对在不同原则下做出的不同的分析结论进行比对,属于鸡跟鸭讲。 此外,对于证券分析,很多的结论是基于未来的预期,不是现有的事实,这一点,我们应特别注意。 2、证券分析不是精确学问.格雷厄姆指出投资本质上不是一门精确的学问,因此,证券分析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过,人类所有的学问的精确都是有限的。就像法律、医学、军事以及企业营销一样,投资的成功跟运气和经验有密切联系。但是,在法律、医学、军事以及企业营销里,分析是必须的。换句话说在很多领域里分析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但是是必要条件,证券分析就属于这种情况。 3、分析的困难与局限。格雷厄姆回顾了大萧条前后,美国经济和股市的大波动对证券分析造成的困难。此处的启示:我们的分析是基于一般情况做出的结论,在特殊情形下,我们的分析结论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看起来不适用,对此,我们应有所准备。(企图做出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的面面俱到的分析来,基本不可能)格雷厄姆在第一章有很大的篇幅讲了在证券分析中的一些主要障碍。形成这些障碍的原因是各不相同,但我认为有一点很重要,如果不坚持正确的原则,仅仅分析本身并不会带来良好的结果。 4、分析的三大功能:1、描述功能;2、选择功能;3评判功能。在我们平时的分析中,大部分的分析文字都属于描述功能。例如,某某企业好,利润增长了多少,销售增长了多少,占有率是多少。这些都是描述,仅仅是第一步,接着我们应该看看有没有类似的更好的企业。几个企业摆在一起,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以及影响我们选择的因素是什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5、一个案例:1922年莱特航空每股收益2元,股息1元,价格8元。1927年,每股收益3.77元,股息2元,1928年,每股收益8元,每股资产不到50美元,每股股价280元。这是一个典型的高成长股。那时的航空业就是现在的互联网,发展空间无限,而且莱特航空的创始人就是莱特兄弟(好比乔布斯),血统不错吧。莱特航空的表现也确实亮丽。从1922年开始,到27年复合增长率是13.5%,到28年是26%。我相信这样的数据放到现在的中国,一定会有相当多的人为他歌功颂德,拼命推荐的,指出其30多倍的市盈率实在是太便宜了。当然,不用说莱特航空无论是股价还是随后几年的业绩都够惨的。虽然,这里面有大萧条的因素,都是,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在1928年购买股票支付的价款里,主要就是支付公司的前景,即将公司的前景转化成资本。他们为此支付了多少年的前景啊???(注莱特航空1929年经合并后成为柯蒂斯-莱特公司是当时美国最大的航空制造公司。二战时,公司制造了超过29000架飞机,其生产的战斗机和运输机在中国得到广泛使用,但公司随后衰落,飞机制造部门被出售,转型成为飞机零部件制造商,现在是否还存在我没有资料) 6、分析和投机。投机也需要分析,那么分析是否能使投机获得优势,格雷厄姆认为不能。我的版本对这一段的翻译是一塌糊涂。我看了以后对其意义不甚明了。但分析不能使投机获得优势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一个股票的价格价格上涨或下跌了,其中一般都会是因为有对这个股票有利或不利的因素出现了。作为投资分析,我们会对各种对该股票有利或不利的因素进行分析,看看主次,找出最主要的。如果股票的价格已经包括了企业的主要因素或者引起票价格上涨或下跌的因素是次要的。那投资者应该回避这样的情况或者忽视价格的波动。但是对于投机者来说,只要价格波动达到一定程度,他就要参与其中。这样的话,分析的作用就没有了。在目前的A股,机构一般都有研究部门,但是由于他们的基本原则都是投机的,所以,研究分析对他们能带来的好处很少而无论他们的研究部门能力有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