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爱股网投资文摘收录50多名国内知名价值投资博客的文章,从而为广大用户提供最新、最有价值的投资文摘。在这里你可以领略投资高手们的投资理念,关注他们的投资组合,了解他们的选股思路以及他们对个股和行业的看法。
—————————————————————————————————————————————2011-12-22 16:22:14 新浪博客 佐罗股飞扬
=>
导读
佐罗随笔:
1、我的最初投资感悟也是从低价股上开始的,参见=>投资札记【334】熊市的记忆,在2000年那个喧嚣着高价网络股的时代,中国市场尾随纳斯达克,很多上市公司都改名“xx科技”,由于我愚笨而没等我有足够时间去理解那些所谓科技对于企业的内涵有多少推升价值,便看见很多科网股一声声惨叫,在亿安科技和中科创业神话般的飞起后又坠落的那一刻,我庆幸自己有这一颗反应过慢大脑袋,幸亏没有走流行路线。我理解:距离0元越近,而且不会退市的大企业就应该算低吧,这才是我喜欢的,于是躲过了网络风暴。
2、试想想如果每个大熊市你都选定20-50个2元股做一个大组合,你的收益会怎样?即使是一些ST,例如三安光电当年的ST天颐的之后5年40倍,最难的大盘股中国石化02年2元多,最后近10倍,后来牛市中早已不见5元以下的股票了,可见绝对低价就是市场最大的利好,说明2股元不退市就可以翻倍,何必再纠结于例如某啤酒的疫苗想象中,去度过不安躁动的日子呢?组合低价股的理念后来有所发展升华,从彼得林奇的投资中认识到小市值成长股的魅力,不管你的组合如何庞大,如果有星星点点的这样未来数倍股,就会使得你的总体收益不断领先于整个市场。
3、市场经过大跌之后价值凸现,看不到更深的价值是你的思想问题,买不到更深的价值是你资金管理问题,有问题就要细细琢磨如何解决,做到知行合一是我们努力的最终方向.每一个熊途上的暴跌,我都努力回忆过去我经历过的几次大熊市的经历,进一步深刻总结什么是我一贯坚持应该做的,什么是我必须抵制的,如何才更好的获取胜利,熊市是加深理解投资的最好时机,牛市赚钱,熊市赚知识,牛熊两不误
4、最后我的思想根据低价股策略的基础,逐步升华到只选最优势的企业,认定突出的价值性价比就是价值投资的核心,努力将其它该屏蔽的信息、手段就屏蔽掉,股市里一旦问多了为什么,一旦努力去关注每一个波动细节,就失去了价值投资的根本要素,干扰多了最后就不会赚钱了.升华到专一企业价值、专一资金管理的正确方向上去。
5、小市值优势企业:
1】小市值大产业:一大一小成长空间有保证,细分行业但产品应用广泛
2】有壁垒有地位:构筑自己见识壁垒,逐步成为第一,或隐形细分行业的冠军
3】先人一步布局:为自己的扩展努力进行布局,总能先人一步
4】冷行业热关注:现在流行什么,什么竞争便很火热,因此避开热门行业
坦普顿如何挖掘价值股
www.eastvalue.cn 更新时间:2011-12-21
15:23:32 新闻来源:《杰出投资者文摘》
在坦普顿所投资的股票中,客户熟知的可能不到1/3。
从低价股发家
1939年,坦普顿给经纪人打电话,下达了一条古怪指令:“我要你在两个证券交易所买进每股不到1美元的股票,每种买100美元。”
“不,你领会错了,”坦普顿说,“我要你买入所有股价不到1美元的股票,每个都要,不管是否破产。”虽然不情愿,但是这位经纪人最终还是完成了交易。当天收盘时,坦普顿已拥有104家垃圾公司的股票,其中34家已经破产,每家公司的投资额大约100美元。自此之后,坦普顿坚持持有,每种股票的平均持有时间为4年。是不是很好笑?但结局是,他总共从这次投资中赚了4万美元,也就是说回报是其投资的4倍。
这笔交易的一个特殊方面就是,坦普顿只有1万美元的现金,因此他只能买仙股,而且这些仙股无人问津,它们确实是“便宜货”。当时二战刚刚在欧洲开打,坦普顿预言,如果二战会影响美国,那只能是带动美国经济走出低谷,所有的股票都会上涨,因此他从老板那里借来1万美元,并进行了上面的交易。
正是这次特殊交易确定了坦普顿以后的交易模式:
第一,只买被别人抛弃的股票。
第二,买入后持有股票的平均时间至少4年,这样便宜股票才会有足够的时间被重新发掘。
从巴哈马傲视全球
两年后,一位年老的投资顾问准备卖掉只有8个客户的公司后退休,坦普顿以5000美元的价格接手,客户留下了,但只有8个,但是有关他才华横溢的消息开始不胫而走,从此他再也不缺客户,也不缺收入。
这家公司最终成长为管理3亿美元、拥有8只共同基金的集团。
56岁时,坦普顿东山再起。他的第一个决定是不再让自己忙忙碌碌、毫无闲暇。他不仅需要时间思考投资,还需要时间思考其他问题,尤其是宗教事务。所以,他搬到了巴哈马首都拿骚,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证券档案,开始集中精力管理他仅有的小型基金,该基金的大部分都是由他以及老客户持有。基金的记录证明,坦普顿是最伟大的投资者之一。在截至1978年12月31日的20年里,如果投资者把所有的分红都进行再投资,那么1000美元的基金初始投资就会变成2万美元。
据《基金瞭望》统计,市场上升时,坦普顿的收益位于前20名(共400多家基金);在市场下跌时,他的基金收益名列前5名。这些基金中有大量的抗跌基金,包括一些永久的债券基金,因此坦普顿的成就令人印象特别深刻,坦普顿的盈利具有持久性。
挖掘价值股
首先,坦普顿的小型成长基金明显具有无与伦比的灵活性。在一家小公司上投入10万美元,如果股价翻番,就可以显著影响收益;如果他感觉紧张,也能够抛出股票套现,巨型基金是做不到的。坦普顿说他辨别市场底部和头部的能力有限,因此他有时会持有一半以上的现金。
其次,他的投资选择范围涵盖许多市场。他研究日本和加拿大证券交易所的时间同美国交易所一样,而且他了解瑞士、德国、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和南非的交易所。
最后,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不必盯着那些知名大公司,也就是那些被
称为“蓝筹股”的公司。与那些人人皆知、股价很高、规模庞大、业绩平平、工会强大的工业巨头相比,市盈率低、又有巨额利润保证的小型专业公司通常是比较安全的投资,前提是你的信息正确。坦普顿会买入其客户闻所未闻的小公司股票,而大型组合基金经理总是担心对小公司了解不够,因为他们的投资模式是大进大出,那么在小公司的研究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就不经济。
顺便提一句,乐意在许多国家投资,同乐意购买“普通”股紧密相连,因为廉价、高成长型的小公司通常不在美国本土。例如,伊藤洋华堂(ITO
YOKADO)公司的股票,这家管理出色的日本第二大连锁超市,市盈率只有10倍,但年增长率高达30%。坦普顿认为,日本的超市是生产商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桥梁,当时还处在婴儿期,离成熟期还有几十年的路要走。
房地产又是另一个例子。坦普顿认为房地产是通胀时期的常青树。在研究了日本和英国的房地产公司后,他发现加拿大的公司更便宜,于是决定投资加拿大房地产,他挑选的也几乎是一些美国投资者甚至是专业人士闻所未闻的公司,如艾碧-格伦不动产、道恩发展、S.B.劳夫林合伙公司和新西部发展,所有这些股票的买入价都是每股现金流量的2至4倍,愿意投资小公司就意味着巨大的分散投资。
坦普顿的基本哲学可以用一句话说明,即在多个市场中寻找那些以公司实际价值的一小部分出售的股票。
识别“陌生价值”
坦普顿认为,与其他技能相比,投资者需要有识别“陌生价值”的能力。
他认为一家能应对通货膨胀的公司才是稳定的。他认为广告公司就有这种能力。这种公司的收入是客户广告支出的一定比例,所以当物价上涨时他们的收入就随之上升。相反,高负债的房地产公司是通货膨胀时期的最佳投机对象。事实上,除了在英国和日本,房地产都是被人蔑视的产业。英国房地产公司的股票价格是加拿大的2倍多,而日本是加拿大的3倍多。
在坦普顿看来,另一个能够对付通货膨胀的行业是购物中心。通常,业主和购物中心之间的租金机制能够抵消通货膨胀,随着购物中心每年销售量的增加,租金也会逐步增加,但当时坦普顿并没有超市公司的股票。
在坦普顿的早期生涯中,他拜访了成百上千家公司,参观工厂、评估所见所得。然而,近几年,坦普顿发现自己没必要这样做。
对于公司的管理部门,他有一套标准问题:
第一个就是“你们是否有长期的规划?”
第二个是“你们的年增长率是多少?”
如果公司的增长目标比历史记录高,他会问:“为什么未来的目标与以往的不同?你们的问题是什么?”
然后他会问“你们的对手是谁?为什么?”最后,坦普顿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是,“如果你不能拥有自己公司的股票,在你的竞争对手中你愿意买哪家公司的股票,为什么?”
在进行证券分析时,如果只与一家公司打交道,那么得到的信息越多,误导就越多,管理层总爱吹嘘自己的成就。在一段时期内,只有访问了某个工业领域中的大多数公司,才能得出整个行业的完整概念,你才会知道哪些消息是可靠的、哪个管理部门实现了他们的目标、哪家公司的官员喜欢自我吹嘘等。另外,与被研究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或供应商进行接触也会非常有帮助。
一旦一只股票上涨,不再是便宜货,而此时又出现了另一只更具投资价值的股票,坦普顿就会卖掉前一个。
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总是十分耐心,也许是太耐心了。如果有两个相似的股票引起了他的注意,而其中一个在下跌,此时他倾向于买那个开始上涨的股票。
坦普顿的分析流程
在他的分析过程中,首先是从考虑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开始。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他的投资顾问公司运用格雷厄姆原始的全方位系统分析法,也就是通过研究各种财务比率来分析公司。现在已可以通过《价值线》杂志来减轻这种工作的艰苦,只要你每年付上300美元,就可以轻而易举获得在以往雇一大帮分析师也难以企及的信息。
坦普顿认为仅仅靠财务分析是不够的,因为公布的数字不真实,你必须通过提问来发现真相。在评估时,投资者需要考虑100多种因素,而这些因素又不可能适合每一家公司。所以,对于一家自然资源公司,你可能要忽略一些因素;而对于一家生产厂家,你可能要忽略另外一些因素。
有6项通用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用于任何一种情况。
1、市盈率。
2、利润极限。
3、清算价值。
4、公司的成长率也很重要,尤其是收益增长的持续性。如果某家公司的增长在一年中摇摆不定,还不足为奇;但如果连续二年徘徊不前,就值得怀疑了。在成长的问题上,坦普顿关心的是一家公司的财力和隐含的资产价值。持续增长是最重要的因素。毕竟,在通货膨胀时期,增长可能只是名义上的。
5、灵活性也是条重要原则。当所有的事看起来都特别顺利时,你就应该改变投资策略。当价格下跌循环已经达到了你的期望值时,就应该等待价格上涨。
6、不要相信教条和公式。
石伟/编译
在这4年中,某些股票的变化令人叹为观止。例如,他在当时以1美元的价格买入标准燃气公司面值7美元的优先股,最后以40美元的价格卖出;以12美分买了800股密苏里太平洋公司的优先股,最后以15美元卖掉。在卖出之后,这家公司的股价最终超过100美元;如果坦普顿在这个价位卖出,那么他的800股就不是变成4000美元,而是8万美元。
不久之后,经纪人报告说他已为坦普顿在每家交易所买了那些濒临破产公司的股票,每种都投入了100美元左右。
在坦普顿所投资的股票中,客户熟知的可能不到1/3。
从低价股发家
1939年,坦普顿给经纪人打电话,下达了一条古怪指令:“我要你在两个证券交易所买进每股不到1美元的股票,每种买100美元。”
不久之后,经纪人报告说他已为坦普顿在每家交易所买了那些濒临破产公司的股票,每种都投入了100美元左右。
“不,你领会错了,”坦普顿说,“我要你买入所有股价不到1美元的股票,每个都要,不管是否破产。”虽然不情愿,但是这位经纪人最终还是完成了交易。当天收盘时,坦普顿已拥有104家垃圾公司的股票,其中34家已经破产,每家公司的投资额大约100美元。自此之后,坦普顿坚持持有,每种股票的平均持有时间为4年。是不是很好笑?但结局是,他总共从这次投资中赚了4万美元,也就是说回报是其投资的4倍。
在这4年中,某些股票的变化令人叹为观止。例如,他在当时以1美元的价格买入标准燃气公司面值7美元的优先股,最后以40美元的价格卖出;以12美分买了800股密苏里太平洋公司的优先股,最后以15美元卖掉。在卖出之后,这家公司的股价最终超过100美元;如果坦普顿在这个价位卖出,那么他的800股就不是变成4000美元,而是8万美元。
这笔交易的一个特殊方面就是,坦普顿只有1万美元的现金,因此他只能买仙股,而且这些仙股无人问津,它们确实是“便宜货”。当时二战刚刚在欧洲开打,坦普顿预言,如果二战会影响美国,那只能是带动美国经济走出低谷,所有的股票都会上涨,因此他从老板那里借来1万美元,并进行了上面的交易。
正是这次特殊交易确定了坦普顿以后的交易模式:
第一,只买被别人抛弃的股票。
第二,买入后持有股票的平均时间至少4年,这样便宜股票才会有足够的时间被重新发掘。
从巴哈马傲视全球
两年后,一位年老的投资顾问准备卖掉只有8个客户的公司后退休,坦普顿以5000美元的价格接手,客户留下了,但只有8个,但是有关他才华横溢的消息开始不胫而走,从此他再也不缺客户,也不缺收入。
这家公司最终成长为管理3亿美元、拥有8只共同基金的集团。
56岁时,坦普顿东山再起。他的第一个决定是不再让自己忙忙碌碌、毫无闲暇。他不仅需要时间思考投资,还需要时间思考其他问题,尤其是宗教事务。所以,他搬到了巴哈马首都拿骚,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证券档案,开始集中精力管理他仅有的小型基金,该基金的大部分都是由他以及老客户持有。基金的记录证明,坦普顿是最伟大的投资者之一。在截至1978年12月31日的20年里,如果投资者把所有的分红都进行再投资,那么1000美元的基金初始投资就会变成2万美元。
据《基金瞭望》统计,市场上升时,坦普顿的收益位于前20名(共400多家基金);在市场下跌时,他的基金收益名列前5名。这些基金中有大量的抗跌基金,包括一些永久的债券基金,因此坦普顿的成就令人印象特别深刻,坦普顿的盈利具有持久性。
挖掘价值股
首先,坦普顿的小型成长基金明显具有无与伦比的灵活性。在一家小公司上投入10万美元,如果股价翻番,就可以显著影响收益;如果他感觉紧张,也能够抛出股票套现,巨型基金是做不到的。坦普顿说他辨别市场底部和头部的能力有限,因此他有时会持有一半以上的现金。
其次,他的投资选择范围涵盖许多市场。他研究日本和加拿大证券交易所的时间同美国交易所一样,而且他了解瑞士、德国、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和南非的交易所。
最后,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不必盯着那些知名大公司,也就是那些被
称为“蓝筹股”的公司。与那些人人皆知、股价很高、规模庞大、业绩平平、工会强大的工业巨头相比,市盈率低、又有巨额利润保证的小型专业公司通常是比较安全的投资,前提是你的信息正确。坦普顿会买入其客户闻所未闻的小公司股票,而大型组合基金经理总是担心对小公司了解不够,因为他们的投资模式是大进大出,那么在小公司的研究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就不经济。
顺便提一句,乐意在许多国家投资,同乐意购买“普通”股紧密相连,因为廉价、高成长型的小公司通常不在美国本土。例如,伊藤洋华堂(ITO
YOKADO)公司的股票,这家管理出色的日本第二大连锁超市,市盈率只有10倍,但年增长率高达30%。坦普顿认为,日本的超市是生产商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桥梁,当时还处在婴儿期,离成熟期还有几十年的路要走。
房地产又是另一个例子。坦普顿认为房地产是通胀时期的常青树。在研究了日本和英国的房地产公司后,他发现加拿大的公司更便宜,于是决定投资加拿大房地产,他挑选的也几乎是一些美国投资者甚至是专业人士闻所未闻的公司,如艾碧-格伦不动产、道恩发展、S.B.劳夫林合伙公司和新西部发展,所有这些股票的买入价都是每股现金流量的2至4倍,愿意投资小公司就意味着巨大的分散投资。
坦普顿的基本哲学可以用一句话说明,即在多个市场中寻找那些以公司实际价值的一小部分出售的股票。
识别“陌生价值”
坦普顿认为,与其他技能相比,投资者需要有识别“陌生价值”的能力。
他认为一家能应对通货膨胀的公司才是稳定的。他认为广告公司就有这种能力。这种公司的收入是客户广告支出的一定比例,所以当物价上涨时他们的收入就随之上升。相反,高负债的房地产公司是通货膨胀时期的最佳投机对象。事实上,除了在英国和日本,房地产都是被人蔑视的产业。英国房地产公司的股票价格是加拿大的2倍多,而日本是加拿大的3倍多。
在坦普顿看来,另一个能够对付通货膨胀的行业是购物中心。通常,业主和购物中心之间的租金机制能够抵消通货膨胀,随着购物中心每年销售量的增加,租金也会逐步增加,但当时坦普顿并没有超市公司的股票。
在坦普顿的早期生涯中,他拜访了成百上千家公司,参观工厂、评估所见所得。然而,近几年,坦普顿发现自己没必要这样做。
对于公司的管理部门,他有一套标准问题:
第一个就是“你们是否有长期的规划?”
第二个是“你们的年增长率是多少?”
如果公司的增长目标比历史记录高,他会问:“为什么未来的目标与以往的不同?你们的问题是什么?”
然后他会问“你们的对手是谁?为什么?”最后,坦普顿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是,“如果你不能拥有自己公司的股票,在你的竞争对手中你愿意买哪家公司的股票,为什么?”
在进行证券分析时,如果只与一家公司打交道,那么得到的信息越多,误导就越多,管理层总爱吹嘘自己的成就。在一段时期内,只有访问了某个工业领域中的大多数公司,才能得出整个行业的完整概念,你才会知道哪些消息是可靠的、哪个管理部门实现了他们的目标、哪家公司的官员喜欢自我吹嘘等。另外,与被研究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或供应商进行接触也会非常有帮助。
一旦一只股票上涨,不再是便宜货,而此时又出现了另一只更具投资价值的股票,坦普顿就会卖掉前一个。
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总是十分耐心,也许是太耐心了。如果有两个相似的股票引起了他的注意,而其中一个在下跌,此时他倾向于买那个开始上涨的股票。
坦普顿的分析流程
在他的分析过程中,首先是从考虑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开始。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他的投资顾问公司运用格雷厄姆原始的全方位系统分析法,也就是通过研究各种财务比率来分析公司。现在已可以通过《价值线》杂志来减轻这种工作的艰苦,只要你每年付上300美元,就可以轻而易举获得在以往雇一大帮分析师也难以企及的信息。
坦普顿认为仅仅靠财务分析是不够的,因为公布的数字不真实,你必须通过提问来发现真相。在评估时,投资者需要考虑100多种因素,而这些因素又不可能适合每一家公司。所以,对于一家自然资源公司,你可能要忽略一些因素;而对于一家生产厂家,你可能要忽略另外一些因素。
有6项通用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用于任何一种情况。
1、市盈率。
2、利润极限。
3、清算价值。
4、公司的成长率也很重要,尤其是收益增长的持续性。如果某家公司的增长在一年中摇摆不定,还不足为奇;但如果连续二年徘徊不前,就值得怀疑了。在成长的问题上,坦普顿关心的是一家公司的财力和隐含的资产价值。持续增长是最重要的因素。毕竟,在通货膨胀时期,增长可能只是名义上的。
5、灵活性也是条重要原则。当所有的事看起来都特别顺利时,你就应该改变投资策略。当价格下跌循环已经达到了你的期望值时,就应该等待价格上涨。
6、不要相信教条和公式。
摘自:东方价值网
=>
导读
—————————————————————————————————————————————
【备注】该文章来源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4cdd300102dxt0.html,爱股网不对其内容负责。请各位运用独立思考的能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