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爱股网投资文摘收录50多名国内知名价值投资博客的文章,从而为广大用户提供最新、最有价值的投资文摘。在这里你可以领略投资高手们的投资理念,关注他们的投资组合,了解他们的选股思路以及他们对个股和行业的看法。
—————————————————————————————————————————————2011-09-06 16:02:54 新浪博客 混乱中的秩序
环球企业家 王芳艳 廖灵君 2011-09-06
核心提示:如果说贷款市场斗不过中资行是情理之中,那么外资行在理财产品市场上败给中资行却是意料之外。
没人能想象自2007年中国对外资行全面开放之后的第一个五年,中资行竟然占据了上风。是年,第一批外资行转制为法人银行,外资行进入中国市场无不带着某种优越感。
也是在那一年,安磊(化名),名牌大学毕业,在外资行既职业又高端的宣讲吸引下,去了一家在韩国本土排名相当不错的韩资银行。
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却成为命运的转折点。“当时有不少像我一样的应届毕业生,把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经历交付外资银行,刚开始的确觉得处处风生水起,但是很快,金融危机让大家的感受天翻地覆。目睹了银行风云变幻的两年后,我还是觉得中资银行更有可为,各方面待遇也更好一些,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了离开。”安磊不无遗憾地说。
安磊的感觉正是外资行在中国的真实写照。金融危机之后,外资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直线回落,资产总额占比从2007年的2.38%接连下降至2010年的1.85%。
即使在最引以为豪的理财产品市场,外资行纷繁复杂的理财产品也屡遭投资者投诉,信誉和收益双双受损,颜面尽失。
“金融危机以后,他们(外资行)全线败退,不仅是外汇理财产品不敌中资银行,而且在人民币理财关键领域,外资银行也完全没有声音了,今年没有哪家外资银行敢站出来说他们的人民币理财多么好!”曾经担忧理财市场会无力竞争的一家国有大行资产管理部人士如今底气十足,甚至已不将外资行放入眼里。
这五年,中外资银行同台竞技,第一场“热身赛”看似已分胜负,然而外资银行为何停滞不前?中资行是否真正提高竞争力?外资行对中国市场是否起到了鲶鱼效应?回答这些问题对未来中国金融开放和发展具有路标的价值。
“金融危机在客观上是一个致命打击,另外外资行对本土客户市场的理解确实比较迟钝。”一家中资行高管认为,外资行之所以战败,用中国的古话而言,主要原因是没有占到“天时、地利、人和”。
然而,换个角度来看,外资行战败的领域恰恰是潜藏风险之地: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蕴含偿债风险。各种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被指监管套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外资行败退
从中国银监会2010年年报中不难看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外资行的市场份额有所回暖:2010年末,我国外资法人机构已经达到40家,在我国27个省(区、市)45个城市设立机构网点,资产总额达1.74万亿元,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占比为1.85%,同比增加0.13个百分点,其中35家法人银行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
事实上,回首2007年外资银行刚刚转制成法人银行时,国内一片惊呼“狼来了”。带着悠久的金融历史、先进的管理经验、优质的理财产品,外资行头顶绚丽的光环出尽风头,许多国人甚至认为成为汇丰、花旗等外资银行客户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当时央行发布的金融市场报告显示,2005至2007年末,外资银行资产总额在全国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中的占比分别为1.91%、2.11%和2.38%,外资行雄心勃勃,市场扩张飞速。
然而谁也无法预料,2008年的一场金融危机,由于受到境外股东的牵连,外资行在中国的业务大受影响。而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天量信贷投放使得中资银行迅速成长和扩张,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则逐步缩小。
2008年外资行的资产总额占比降至2.16%,2009年末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1.35万亿元,同比仅增长0.3%,占全国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71%,下滑急剧。
一位新加坡外资行高管描述起这段历史依然心有余悸,那段时间外资行的信誉受到了很大破坏,在银行间拆借市场上,中资行都不愿意拆借给外资行,流动性风险成为时刻悬在头上的一把刀。同时,在业务扩展上,由于所依靠的主要客户群体——跨国企业信贷需求锐减,外资行的贷款投放也连连下滑。“2008、2009年是最艰辛的两年,2009年我们的净收入跌去近80%,不良率开始飙升到2%以上,日子相当难过。”
在资金部工作过的安磊也深有体会:“美元还好,可以从母行拆借,但是人民币方面真是有点难堪,部门老总经常去拜访中资银行,员工也常常加班,最终得到了两家中资行的支持,才渡过难关。”
目前,虽然市场份额逐步改观,但各方面的桎梏造成外资行的发展仍然束手束脚。
例如2011年底,银监会对外资银行存贷比的大限将至,为达到75%的限额,各行不得不加大力量吸收存款,同时控制贷款的发放。截至2010年底,外资银行各项存款1.06万亿人民币,增长43.99%;各项贷款余额9137亿元,增长26.26%。
同时,在今年已公布年报的外资法人行中,资产总额最大的汇丰不过2056亿元,与2004年成立的浙商银行规模相当。汇丰、花旗、渣打、东亚2010年净利润增长分别为28%、19%、13%、12%,而2010年16家中资上市银行共实现净利润约6774亿元,同比增长33.5%,令外资行相形见绌。
强龙难斗“地头蛇”
2008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启动了4万亿投资计划,中资行在2008年、2009年信贷投放突飞猛进。尤其是在地方融资平台信贷投放上,中资行担当了主要力量。据中国审计署公布,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2万亿元,其中,来自银行的贷款则高达8.47万亿元,占比
79%。
但是,自2008年11月份开始,上海外资行的人民币信贷一直负增长,与中资行冰火两重天。2009年上半年,外资银行人民币贷款减少231.7亿元,同比多减508.8亿元。
“当时信贷做不上去,一方面是我们的主要客户遭受了金融危机的打击,跨国企业的信贷需求锐减,给我们造成很大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在政府项目贷款上,我们进展很小。”一家东南亚外资行高管说。
尽管一些外资行也曾希望分一杯羹。
2009年东亚银行针对信贷业务略有下滑的状况,加大了对中资企业的营销力度,特别推出了重点国有企业专项营销方案,对不同类别的国有企业实行不同的优惠政策。
实际上,他们在重大贷款项目方面已有所突破,已参与的大型贷款项目主要有城市建设类项目等,如已经对国内两个省会城市的地铁建设项目提供了融资支持。
然而类似的项目屈指可数,到2010年年底,东亚银行实际上对地方融资平台介入仍然甚少。“对政府性项目我们一直都很感兴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工作推进的难度比较大,因此实际上做得比较少。”该行内部人士说。
东亚银行并非个案,包括花旗银行等其他外资银行都很少参与地方融资平台贷款。
一位总部位于亚洲的外资行高管认为,外资行最大的劣势在于与政府的关系并不如中资行“亲”。中资银行在地方拥有广泛的人脉关系,也熟悉与政府打交道的方式,而外资行“人生地不熟”,显得有些找不到门道。
中资行在2008、2009年的政府贷款中,大多实行基准利率下浮,外资行对此也难以接受。
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则来自技术层面。一般政府大型项目贷款动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而一般外资行的资本金最多也就100个亿,对单个企业的授信最多不过十个亿,对单个集团授信最多不过15个亿,项目太大根本啃不动。
“事实上,即使是来自本国的跨国企业也不会向我们贷款,我们注册资本才几十亿,哪有那么多钱贷给大企业。”安磊称。
直到2009年下半年,随着跨国企业信贷需求逐步回暖,外资行的信贷投放才开始逐步回暖,信贷下跌趋势得以缓解。
“本土化”落后
如果说在贷款市场斗不过中资行是情理之中,那么外资行在理财产品市场上败给中资行却是意料之外。
“当时我们也非常紧张,外资行在西方有一百多年的经验,全球团队、全球资源,中国的银行肯定一败涂地。”上述国有银行资产管理部人士说。
事实上,前几年中资行非常被动,当时外资银行主要推行与各种资产挂钩的结构性产品,高门槛、高收益、高端服务为外资银行理财产品打上“国际标准”的烙印。而当时中资行理财产品非常落后,外资行占尽先机,迅速瓜分市场份额。
然而金融危机来袭使情势急转直下。2008年10月,《证券时报》披露,一份由汇丰银行交给投资者的成绩单显示,其144份披露投资收益率的QDII产品全线告负,其中有52款产品累计亏损超过50%,占披露总量的36%。
同时,东亚、花旗、星展等外资银行也纷纷爆出理财产品巨额亏损,一时间哀鸿遍野,众多“外资银行利用金融衍生品血洗中国富豪”的报道令人触目惊心,身陷客户诉讼泥潭的外资银行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经常有客户来闹,我们的日子非常难过。”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外资行个人银行部负责人回忆说。
业内专家指出,全球金融危机只是外资银行理财产品遭遇滑铁卢的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外资行太急于占领中国市场,在次贷危机出现苗头、全球经济已经面临拐点的情况下,依然大量发行理财产品,忽视了风险控制环节,导致亏损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同时,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设计复杂。有专家表示,当时的监管没有跟上这些理财产品发展的速度,滞后、粗糙甚至裸露的监管状态也是外资银行理财产品一败涂地的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中资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却得到较快发展,各家银行都设立了专业的理财业务网点,配备专业人员,投入大量资金广泛宣传。
今年6月22日普华永道发布的调查报告《外资银行在中国2010》中指出,2009年5月,中国银监会表示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向230万客户提供了合计4100种理财产品。从外国银行家的反应可以看出,中资银行目前已经是该领域的有力竞争者。
2010年至今,由于信贷额度控制,中资行在财富管理领域进行大量创新,其中包括银信合作投资信贷资产、票据资产、利用资产池运作提供“t+0”的超短期产品等,而外资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则相对沉寂。
法国兴业银行中国区商业银行总监、北京分行行长姜云生表示:“跟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在规模等方面不占优势,理财产品的关键就在于利用我们现有的跨国网络究竟能不能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但在中资行眼里,外资行的保守主要是对本土市场不了解。
一家国有大行人士说,外资银行架子比较高:“他们现在连人民币理财怎么做都不知道,开会时,外资银行的人说的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的事,无论是对本土市场的了解,还是专业知识、本地团队建设,他们都做得不够,甚至落后了。”
但外资行却不这么认为,恰恰相反,他们认为这是严格尊重合规性要求的表现。
“我们也曾在2009年尝试信贷资产的理财,但就做了一两单就停止了,主要是后来监管对这类产品的合规性有疑问,另外我们对交易对手的风险难以判断。”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外资行高管说。
监管之困
对于发展的相对迟缓,外资行往往将其归结为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中国的监管壁垒。
其实,刚开始外资行对中国的监管并没有深刻的体会。安磊称:“外资行刚转制为法人的时候,很‘清高’,觉得只要好好开展自己的业务就行了,跟监管不用太多接触;后来才慢慢发现,在中国,监管的力量很强大,但是他们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跟监管层打交道。”
而今迫在眉睫的是,今年年末是银监会对外资银行5年宽限期的终止时间。大限将至,许多外资银行感到极大的压力。实际上,外资银行不得不面对一些先天困难,例如网点基础薄弱、吸收境内存款困难、贷款额度受限,很多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外资银行依然依靠母行提供的资金运营,存贷比达标困难的不在少数。
据悉,银监会将从9月份开始,对达标差距较大的银行进行严格督导,必要时实施高频监测甚至动用暂停接受准入申请等监管手段。
要扩大资产规模首先要拥有大量的负债业务,存款的增加主要依靠网点优势加以辅助,但在中国的监管环境下,外资银行的网点扩张往往受到重重制约,网点受限之后,个人贷款、理财产品、信用卡等业务的开展也都捉襟见肘。
除了规模扩张受限,《外资银行在中国2010》中指出外资银行在很多方面已经感受到监管的重重压力,包括新帐户的开立、客户帐户余额对账、针对房地产抵押贷款的新限制、存贷比、批发融资限制、配额、货币监管、理财产品以及在国内设立核心银行系统等。
一家总部位于亚洲的外资行高管说,他们目前在国内难展拳脚,是因为被捆住了手脚,在很多市场领域他们还未获得市场准入,例如发放信用卡、做人民币基金代销、人民币债券承销等,都需要监管的审批通过。开设分支机构需要审批的时间很长,新产品推出受到监管限制较多,产品创新的试点机会往往给了中资行。
不过中资行却不以为然,一位在香港就职的大型中资行高管表示:“中国的金融市场受到监管机构管制较多,本国银行作为重要的经济命脉必然会受到保护和倾斜,可能在中资银行真正变得强大之前,对外资银行的监管都不会放开。”
他甚至表示,中资行在国外开设分支机构同样步履维艰,甚至会受到更多不公正的待遇。
是狼是羊?
尽管如此,中国市场一直寄托着外资行的重大期望。因为一个基本的道理: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引擎在亚洲,而亚洲则聚焦中国,这也是每家外资行高管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的逻辑。
这句话的印证是,《外资银行在中国2010》调查报告显示,42家受访外资行中,22家银行预计今年的收入将会增长20%至50%,5家银行预计收入增长将达到或超过100%。
不仅如此,这些外资行乐观地认为,这种持续增长能够在未来三年内继续保持。受访的外资行大多表示,母行对中国内地的投入将进一步加强。
他们所需要做的是进一步调整战略重点,以进一步打开内地市场的大门。
“外资行不能什么都做,而是突出最优势业务作为切入点,例如东亚是房贷,渣打是中小企业金融,花旗是高端私人理财等。”一家外资行高管说。
事实上,外资行已经开始借用自己的海外网络优势,抢占中资行走出去的战略机遇。
从去年开始,法兴银行开始推进“走入非洲”的项目,在西北非地区,法兴拥有其他银行无法比拟的网络优势。“我们已经开始跟央行联系,准备在下半年开始帮助非洲当地的银行建立产品和技术平台,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姜云生称。
中国企业在非洲的业务发展让法兴充满兴趣,法兴已经与央行和中国银行订立了协议,可向中资银行的企业客户提供咨询和零售账户,但不能提供融资。
“从目前来看,外资行的优势还是体现在国际化网络和经验上,因此我们注重对中资行走出去带来的信贷机遇,这也是目前我们有能力做的市场。”上述新加坡外资行高管说。
上述香港中资银行高管表示:“不要小看了外资行,毕竟他们在金融领域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经验积累,目前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现在外资银行在中国是基于一种战略的考虑,而不纯粹是为了盈利。”
“虽然为了个人发展我选择离开外资回归中资,但事实上从学习的角度来讲,我很感谢在外资银行的经历。”安磊回忆其在韩资银行工作的几年,大多数外资银行很愿给新人机会,当然也有很大压力。
“和一毕业就进入中资行的同学们相比,我一个人做了他们好几个人的活儿,所以我发现外资银行是有优势的,只不过元气大伤,还没有恢复过来。”
安磊离职的时候,那家韩资银行正在考虑并购另一家外资行,其母行也正准备注入更多资本金,似乎应证了安磊所说的外资银行依然雄心不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市场准入将逐步打开,目前证监会已经放开外资行代销人民币基金,就是一个例子。在中国市场上,他们需要的是耐心。
相反,尽管已进行过一次大手术,但由于近两年再度卷入大量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并衍生出各类表外业务,中资行能否经受住风暴洗礼,还需看下一个五年。
—————————————————————————————————————————————
【备注】该文章来源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d5b6b90102dsj6.html,爱股网不对其内容负责。请各位运用独立思考的能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