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60|回复: 0

再论银行地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7 09: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illionaire

招商银行几乎是公认的白马股,良好的行业发展前景,优秀的管理团队,谨慎的投融资作风,世界范围的获奖,对小股东负责人的态度都为招行赢得无数美誉,在我心中也形成了难以磨灭的形象,因为这样,在股票大幅低估的前提下,虽然我对银行未有充分了解,我也曾经试探性减仓。但经过不断地学习,我发现其实超长期而言招行并不是最优选择。
  1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但是股份制银行、地方银行、外资银行众多大小相似,来源各异的银行在业内形成了高度竞争,以至于我们经常听到的银行揽存,融资新开项目各大银行争得焦头烂额的新闻。没有出现恶性竞争是因为金融危机之后行业短期恢复高速发展,这个蛋糕足够大的话大家都有饭吃,但是行业前景并不是一帆风顺,可以看看梁军儒的为什么不买银行地产,如果出现了地产行业的崩盘(并不是不可能的),或者前期四万亿投资的大面积呆坏账,地区政府财政贷款的无力偿还,那银行业作为一个整体,即使当前估值水平已经充分反映这些预期,未来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大概2年左右)也不会有好的投资结果。
2行业内部其实很欠缺歧异化,银行赚钱其实无非是存贷差或者中间业务,四大银行在拼命争国有企业大项目的同时,招行找到了零售银行的发展方向,找到了行业里面一个比较容易待下去的地方,但这个地方已经被众多银行看准并加大力气直追而上,这种高质服务性经营的学习曲线有一定的壁垒成分,不过非常容易通过模仿而打破。很遗憾的说,招行只有很小的先行优势。
  3政府政策的作用使得众多银行的竞争规范在国家的宏观政策底下,但是银行其实也因为国家政策蒙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例如去年大家都放弃了自己的谨慎原则盲目放贷,钱都流到哪了,都到股市楼市引起新一轮泡沫。政策也庇护了四大银行,使得行业发生灾难的时候其他银行并不能得到四大银行一样的待遇。政策底下的银行似乎也列入国家公共事业名单里面,使得连收费项目也需要规范。
  4行业退出的特殊性,我还没有听过说哪个银行倒闭的新闻,那就是银行不会倒闭,也就是,银行不能退出,如果要退出只能是兼并退出。现在众多的银行,众多的集资使得银行内部大幅度增容,如果下一个经济下行周期出现,而银行退出壁垒大的话很容易发生恶性竞争。
  5银行业务也面临着新生支付形式替代产物的竞争,支付宝,快钱等网上支付方式可以直接与银行竞争,但是从国外经验而言,这些支付方式对银行并没有太大威胁。

行业的东西说了一大堆,回头看看招行的护城河
我上面列举了招行的一部分优秀的特质(良好的行业发展前景,优秀的管理团队,谨慎的投融资作风,世界范围的获奖,对小股东负责人的态度),但这些其实都不是护城河。招行最为人乐道的是他的管理团队,一贯谨慎的作风,高效的处事方式,优质的服务都在团队的管理下形成,进而领先于其他落后体制的银行而发展。但人才壁垒并不稳定,即使保持人才的留下,也并不代表其他银行的人才团体不能建立。这并不是说其他银行马上就跟上来,毕竟通过学习曲线形成壁垒有一定的滞后性。只是超长期而言,这种壁垒并不牢固。
那招行(或者泛指银行)最大的护城河是什么,是资产粘性。就是一旦开户把存款存进来,因为手续的反复,因为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因为心里依赖,我们会选择不会转银行,只要钱留在银行,银行就可以不断地赚我们的钱。招行零售银行的方向就是通过优质的服务使得一部分富人在招行开户,把他们的钱留在招行里面。但这正如上面所说的,招行只有先行优势,即使能把资产留住,其他银行的资产同样有粘性。换句话说,现有银行存款就是银行的最大护城河,这方面看来,招行并没有优势。只有招行凭借出色的管理如果能持续赢得持续增长的社会财富的存款才能建立起巨大护城河,但现在只有影子,护城河并不宽阔。
招行是优质企业,我也很喜欢使用招行的服务,但考虑银行业诸多不稳定因素还有招行并不宽阔的护城河,超长期而言,招行并不是我投资体系里优秀的投资标的。

现阶段的我不会奉行修正主义,所以关于巴菲特的波特的多尔西的理论我还是先学好了,像基督教徒般地信仰他们的学说,我相信他们的东西我学到一半已经足以完成我的理想,实现自我价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其实并不可能超越他们。这是我了解的现实。
支持招行的发言绝大多数认为招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企业文化。对于他们的观点我不反对,但在上述众多理论里面,我并没有发现企业文化能成为护城河。戴尔谷歌绝对有比招商银行更强的企业文化,但反应在他们近期身上,盈利能力和持续增长已经大不如前。企业文化在波特的理论中更类似于经验曲线,他的优质服务其实提供的是歧异化。很遗憾,经验曲线并不是很有力的壁垒,而优质服务提供的歧异化对于客户来说敏感性相对不高,正如我评论说的我喜欢招行的服务,但就我的角度看,没有转换成本,就是服务差一点(而且现在的中、建行服务也并不差),我宁愿去近一点的银行,提供方便一点的服务,但如果我想喝茅台,我会不远千里去别的地方买而不是买一瓶五粮液。换一种说法,就是如果我知道索尼和飞利浦的蓝光碟机质量是一样的,而索尼的贵1000元,我肯定要飞利浦的,这就是歧异化敏感性的问题。我在多尔西的《寻找经济护城河》里面发现金融类机构最重要的护城河其实就是资产粘性,这个在招行里面并没有优势。相反,如果金融机构资产粘性如果确实是最重要的护城河的话,四大行在这方面可能有利得多。

茅台和北大的护城河并不完全在于文化,而在于品牌,文化只是品牌底下的历史沉淀的一部分,包括稳定的质量,良好的声誉等等,他并不是独立的因素,是100 年历史的沉淀,不是招行16年的企业文化可比的。招行不同于茅台、白药,没有很强势的品牌,商誉不高,因为网点少,不方便,纵使有良好的服务,在众多不发达地区没有品牌知名度。
企业文化相对技术,经营模式带来的成本优势等壁垒应该相对稳定,但这方面知识的缺失加上我对银行业四万亿贷款和房地产泡沫等不稳定行业因素使我并不能抱着她睡得安稳,可以说支持者们并没有错,只是招行模式持续盈利模式在我能力圈以外,我只能选择更容易把握的其他泛消费股。



郑永灿

millionaire对招行的评价有道理,其实中国这么多银行,我也说不清楚差别在哪里。不过我来到深圳已经三年多了,在深圳的感觉是招行确实有零售银行的派头,基本网点数量是与四大行并驾齐驱的。我去买招行更多是因为我觉得他们的董事长秦晓很不错,而且马行长的战略,以及之前的一些言论,让我觉得招行是一家比较市场化的银行,仅此而已。
别的银行不买,不代表不看好。老实说在我眼里,中国前十位的银行我觉得都是一样的,基本就是他们在垄断这个市场,你可能觉得这些银行间竞争很激烈,不过我觉得这个竞争其实没什么意义,就是谁垄断多点谁垄断少点的区别,到最后都达到一个平衡了,还是这几家在垄断。就好比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我也说不出哪个好,他们的竞争绝对也是很激烈的,但是可乐这个市场,玩来玩去就是这两家,到最后还是这两家垄断了。
顺带提一点,招商银行网点数量几乎是交通银行的零头,可是利润几乎相当,我看到这个数据没怎么想就决定买招行而不是交通银行了。



汉尼拔

银行的估值,不是静态的。
我是这么理解的:
银行业绩突飞猛进的根源是什么?是经营效率的提高还是得益于4万亿内需拉动的受益者,推动的因素可持续性和副作用能不能在3-5年内反映出来?(因为大家认为银行能涨3-5倍)





股民老k

对于银行,博主看到的东西正是目前市场所担心的东西,市场真的有效吗?
应该看到政府疏解地方投融资平台贷款的速度正在加快(估计年底会有答案),一旦这个担心消失、通胀来临、人民币继续升值、中国经济平稳的以8%-9%左右的速度继续增长(政府高官曾说过8%的GDP增长对应17%左右的信贷增长),将导致银行估值修复并出现景气周期。
这些事情迟早会发生,博主的看法是时间不确定。我的判断是3年内发生的可能性极大,3年银行股价至少翻一倍吧,如果业绩能出乎大家意料的保持20%以上的增长,那么翻3倍也是很可能的,我们等3年再看吧。
对于地产,我不喜欢,理由跟博主差不多。



沧海一声笑

不懂不是最难堪的事,因为不做就得了,最难堪的是不知道自己不懂,却当成能力圈内的事去做了,结果可想而知,俺就常常不知不觉的吃着这个闷亏.
本来"不确定性"就是不能懂的范畴,为何偏有那么聪明的人还揪住这个不放呢



新浪网友

博主只是说从长期看买入银行未必是最好的选择。这句话说的没什么错误。可能缘于博主对其他的投资标的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就投资而言,买入你看的懂的好企业就可以。比如招商银行,不用高增长,哪怕是稳定的低增长就可以呀。只要你有能力长期持有,就是一项好的投资。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投资就好了!



光说不练

对于地产,未来3年不太看好,但原因并没有博主说得那样复杂。因为政府在未来的3年里肯定不会再允许地产价格大幅上涨,政府这次调控看得出来是动了真格的,至于会不会大幅下跌则看不准,房地产企业先前的规模扩张和价格上涨双轨运行变成了单轨甚至无轨运行,所以未来三年不看好,至于三年后的事,只有天知道!
关于银行,观点与博主显然不同,博主讲的景气周期,确有其事,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景气周期恐怕没有欧美那样明显,我们还是要具体国情具体分析,8%的经济增长现阶段被政府认为是要确保的底线,2008年全世界的经济危机中也没看到我们的经济增速低到景气度的低谷点,当然我们08年也比往年要低些,我们姑且称其为低谷,则随后的09年及今后几年则为景气上升期,这也大概没错,08年以来世界利率的低谷期即将过去,就算今年不升息,明年呢,后年呢?随着通胀的抬头,中国乃至世界在未来的3 年内升息也是大概率事件,我们的银行业今年利润增幅达到35%到40%目前来看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未来的三年估计也不会低于20%,这也是大概率事件,至于下一个景气高峰期什么时候到来,那也是天才知道的事,可能只有“经济学家”才有兴趣去研究,我们炒股的凡人没必要也没能力去研究这些,经济学家们则也未必敢去炒股,现在去考虑这些太复杂太教条了,现阶段中国股市除了银行地产和个别的强周期板块估值稍微低点外,还真看不出另有那些股票好买,难道是没有基金经理不看好的医药股,难道是估值高上天的创业板和中小板,还是被称为中国未来希望的新经济和高科技?难道他们就能在不远的将来达到博主所言的下一个景气高峰点?
说难听点,这样是不是有点“叶公好龙”!



新浪网友

再回顾一下正宗老巴和芒格的观点:1、投资最重要的是不要亏损本金。2、预测准宏观经济与成为鸟类学家的概率一样。
       其实我们应该关注的是,都说中国的银行业前景不好,为什么国家对金融业的管控还这么严,为什么不对银行业进行自由进入?为什么产业资本还争相进入银行业呢?中国银行业的特殊性究竟在什么地方,支撑中国银行业赚钱的秘密是什么?中国银行业与欧美银行业有没有差别,中外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别对银行业的经营影响在什么地方?中国为什么一直不进行利率市场化?将来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是走高还是走低,目前大家的判断就是肯定走低,这是必然还是想当然呢?中国的银行业在过去应该是获取了经济发展的超额利润,在今后调结构下,银行业获取低于经济发展平均利润的逻辑在哪?
       反过来看一看发达国家,都说国外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好,为什么美国是房地产引发了这一轮危机?美国的结构在我们宏观经济学家的眼中已经很好了,美国的新技术在许多重要领域已经是全球冠军了,作为我们追求的理想天堂,按理说不应该出现危机了,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美国的经济增长低下,美国所有的银行都不值投资吗,为什么老巴还一直持富国银行?花旗倒下了是美国银行业整体倒下了,还是单纯的一个公司倒下了,富国还有没有发展的空间呢?



白云之乡

一场金融和经济危机让人们都看到了银行和地产的风险. 现在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碰银行地产股.  所以地产和银行股票价格都比较低.  其实大家都看的见的风险, 就一定不是风险. 在今后的几年里, 大家一定会看到一个现象, 就是银行地产再一次成为明星股.
为了解救金融和经济危机, 各国发了大大超过GDP增量的货币. 这些货币自然要以通涨的形式表现出来. 就是手里的钞票毛了, 物价涨了. 什么物价涨的最多, 历史经验表明, 就是物业. 要抑制通涨, 银行就要加息. 所以一场通涨下来, 受益最大的自然是地产和银行.
中国的银行业和地产都处于初期阶段. 现在海外人还不能在中国买房了. 什么时候, 政策开放, 海外人都到中国置业, 那时才会有地产危机. 现在的地产, 对于ZF来讲, 是收发自如. 银行也是如此, 增发的货币要通过银行发出去, 银行的总资产自然每年增加. 通涨了又要加息. 贷款总量和每年利润自然就多了.
此外就银行来讲, 我感觉, 招商银行的服务和创新超过了我用过的外国著名银行. 人员又年青, 成本又低. 我很愿意做它的股东.

在中国目前的历史阶段, 房地产的价格是一种货币现象. 每年超过GDP增量的多发货币总要流入一个地方. 在目前的历史阶段, 就是房地产.  而房地产的价格主要取决与地价和税费政策. 目前房地产公司的税后净利润大约在10-15%. 而土地的批量和价格是由国家决定的.  所以不会有地产危机.
大家都在讨论经济转型问题. 对于一个像中国这样一个非常大的国家, 还有8亿农民. 吃饭问题依然是大问题. 任何一个新型行业的容量都不能容的下这么多的农民工. 继续维持大量出口是不现实的, 因为世界其它国家消费不了. 所以在中国目前的历史阶段, 房地产会继续成为国家的重要产业. 无论从货币的流向和国家的现实能力, 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情.

截止到今年5月底, 居民总存款为28万亿. 按13亿人口, 人均2.1万人民币. 具体到农民工家庭, 人均存款也许还不到1万人民币. 这笔钱要支付医疗, 孩子上学, 日常开支等等.  他们真没有失业的资本. 一旦大量失业, 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中国必须保证经济的增长. 2008年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 2009年中国投入的增量货币高达27.9%, 按比例世界第一. 根本原因就是, 中国目前的经济能力尚不能承受经济危机. 因为一旦出现经济危机, 农民工失业就是最大的社会问题. 而房地产价格在2009年的猛涨, 就是货币发放的必然副产品.
在今后的若干年里, 中国必然继续保持货币的增发和经济增长, 而房地产也将继续繁荣, 这是国情的必然结果.



花都巴菲特

地产跟银行可能要分开讨论
在未来比较长的时间,降息是不大可能发生的事,只要不降息,银行的整体盈利维持较大幅度增长是大概率事,只是企业增长速度快慢问题。
而地产行业就不那么幸运,可能出现部分企业亏损甚至出局。
但投资的是企业而不是行业,关键还是企业成长的确定性,应该具体企业具体分析。只要企业的成长确定,被投资者重新追捧只是时间问题,在这种被投资者冷落的行业里获得超过预期的收益概率其实更大。
如果从周期行业投资的时钟来看,现在已经是投资地产银行的好时机。

正是因为投资者对地产和银行的偏见,才能出现如此低的估值
垄断型消费股因为品牌和产品独特的护城河,除非出现黑天鹅,不然成长性是比较确定的,因此也难以获得低估的机会
但正是这种对银行坏账的担忧,和对地产调控的忧虑,给以了投资者很大的安全边际去买入行业中的优秀标的。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17bax.html

++++++++++++++++++++++++++++++++++++++++++++++

#公司简介               
招商银行(600036)属于金融、保险业。当前股价为13.23元。              
#报告摘要               
公司滚动每股收益(EPS)为1.23元,每股净资产为4.3元,每股现金流为2元。
#基本面               
公司滚动市盈率(PE)为11倍,市净率(PB)为3.1倍,净资产收益率(ROE)为29%,长期利润增长率为45%,市盈增长比(PEG)为0.24。              
#行业比较               
金融、保险业平均市盈率(PE)为10.46倍,平均市净率(PB)为2.25倍。              
#估值分析               
爱股网http://www.iguuu.com智能股票估值的结果为29.61元。              
==============================================

#公司简介               
万科(000002)属于房地产业。当前股价为9.01元。              
#报告摘要               
公司滚动每股收益(EPS)为0.51元,每股净资产为3.4元,每股现金流为0.84元。              
#基本面               
公司滚动市盈率(PE)为18倍,市净率(PB)为2.6倍,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5%,长期利润增长率为20%,市盈增长比(PEG)为0.90。              
#行业比较               
房地产业平均市盈率(PE)为22.74倍,平均市净率(PB)为2.96倍。              
#估值分析               
爱股网http://www.iguuu.com智能股票估值的结果为6.31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开放平台|免责声明|小黑屋|手机版|爱股网 ( 陕ICP备19013157号 )

GMT+8, 2024-11-1 10: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