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除夕了,预祝各位博友度过一个愉快的春节!杜绝酒驾!
天气预报说我们这儿有大到暴雪迎接新年,不知是不是又会像七夕时的“梅花”台风,渲染越大,结果越小。
再过几天自己也整40岁了,日子拦也拦不住,人生一半的时光就这样霎那灿烂完了。我的股票投资历史也进入了第16个年头,也算是二代,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是A二代,所幸不做B股,否则成了个B二代,很容易被人误称为二B青年。前几天与亲友论证青年、中年、老年的划分,像我这种自认永远28岁的人以为中年应该从45岁开始,而多位亲友说以前中年应该是30-40岁,按照此标准,行情很不乐观,我已进入老年行列。
今天下午把过去一年批阅过的“奏章”重新整理、精简收藏。奏章批阅完毕,外面天已暗,没有星,没有月,只有雨,雪花还未飘飞,没有开空调,争取做一个环保节能的皇帝。(见@严锋
:早晨起来看微博,确实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皇帝批阅奏章,君临天下的幻觉。国家大事潮水般涌来,需要迅速作出各种判断,提出各种建议,各种转发,各种忧国忧民,各种踌躇满志,万物皆备于我。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披星戴月上朝堂的皇帝,微博把人的这种情结激活了。)
读过的书、看过的东西要经过多次的整理、分拆、组合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回忆起自己进入股市的前5年,可能与很多人的成长路径不同,看行情和看企业经营决定买卖是同时展开的,感兴趣的可能是人人会觉得很无聊的事,主要是不太用花脑子的,比如一是整理:我会把每天的《上海证券报》的一些栏目剪下,重新根据自己的查找需要分门归类,比较。主要收集行情表、公司分析、投资感悟、周六的个股K线图等,再把每天的都合在一起,现在我还收藏着好几大叠已发黄的行情表。二是记忆:当时能说出上海市场(我开始时还只有300多只)的绝大部分股票的代码、名称、总股本、流通股本、经营业务,至少前三年的每股收益、股本扩张,历史股价表现,还专门有好几本每只股票的手工笔记本,记录每只股票的上涨下跌情况,各阶段的高点到低点(或低点到高点)经历的时间、复权除权价等等,因为这样比看电脑更直观、简便,翻开笔记本一页便可以有20只股票一目了然在脑中展现股价走势图。当然我还自己画过很多图表,每只持有时间超过3个月的持有期间的每日收盘价,几条自己设置天数、自己口算笔算均价的均线,还画有好几张道指的走势图,其中有一张是通过从各种书或文章中甄别收集到的数据连接而成,比如我看很多经济论文的唯一收获是能获得几个美国市场的原始数据,知道一个点位就在纸上点上,经过几年后基本能现整体风貌。现在觉得这样不但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全面了解市场、企业的过程,而且因为注意力的转移,反而交易次数特别的少,知道了上涨和下跌都有一个过程,对持有股票也不太会害怕。
|